最新资讯

学术前沿 | 东南大学王景全教授研究团队

 

学术前沿 | 东南大学王景全教授研究团队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景全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结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钢/FRP-UHPC组合结构桥梁、近/跨断层桥梁的抗震性能分析、预制装配式桥梁抗震设计与智能建造。

 

 

团队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2部。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军委装发部“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重大桥梁工程科研项目30余项。获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为深入了解科研动态,20191119日上午,《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一行三人对东南大学王景全教授研究团队进行了走访,并开展了座谈。

 

 

座谈期间,王景全教授首先对编辑部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团队的科研方向、承担的科研课题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结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

1.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宏微观性能研究

 

研究团队在UHPC组分设计、微观结构、水化过程分析、早期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基于UHPC微观结构的堆积模型,考虑多种组分,以堆积密度和流变性为基准对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单根纤维与UHPC基体间黏结滑移失效机理,构建了“纤维-基体”黏结滑移本构计算模型;研究了UHPC受拉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机制。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结构基础设计理论

 

研究团队研究了UHPC梁在受弯、受剪作用下从开裂到破坏全过程纤维与钢筋的协同传力机制,提出了UHPC 梁多尺度受弯设计理论,建立了UHPC梁“纤维-基体分离”抗剪设计理论,实现了材料与结构设计理论的融合。

 

 

1.3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结构研发与应用

 

研究团队研发了预应力UHPC大键齿预制拼装体系,建立了UHPC接缝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发了新型燕尾榫UHPC接缝以及局部后浇UHPC增强混凝土板,其中燕尾榫UHPC接缝技术已在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世界首座UHPC组合梁斜拉桥)中得到了应用。其他工程应用成果还包括万科人行桥(中国首座预制装配UHPC拱桥)、南京长江大桥改造工程(世界最大规模公铁两用桥改造项目)、京雄高铁等重点工程。

 

 

2 /FRP-UHPC组合结构桥梁

  

研究团队提出了大直径栓钉连接的高性能钢-UHPC组合结构新体系,揭示了UHPC与钢材的组合机制与协同工作机理,建立了其分析模型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发了新型FRP-UHPC板桁组合高性能桥梁结构体系,并在细观尺度上揭示了FRP型材连接节点的静力失效和疲劳断裂机理。

 

 

3 极震区近/跨断层桥梁地震行为及减隔震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团队开展了近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有限断层法的“活断层-场地土-结构”一体化分析理论及基于高低频模拟的人工合成近断层地震动方法;探讨了考虑空间分布特征的近/跨断层桥梁的地震行为及破坏机理;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自复位减隔震装置(如智能支座、限位装置等)。

 

 

 

4 预制装配式桥梁抗震设计与智能建造

  

研究团队研发了可更换UHPC板的自定心预制桥墩,对其各受力阶段的变形、抗侧刚度以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等效塑性铰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简支变连续梁桥梁端节点结构和承插式预制装配桥梁墩台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揭示了预制混凝土梁端传力杆剪摩擦效应对节点抗弯强度的贡献以及承插式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的传力机制。

 

 

 

学术交流后,编辑部成员就研究成果发表等问题与团队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会后,团队成员陪同编辑部一行参观了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收获颇丰,作为编辑,我们向投身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致敬!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景全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在此深表谢意!

 



发布日期: 2020-01-09    访问总数: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