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1-10-05
  

  • 全选
    |
    结构抗震专题
  • 周颖, 申杰豪, 肖意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13.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0.C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复位耗能支撑具有良好的复位和耗能能力,能够控制结构地震响应、减小结构震后残余位移角,同时为结构提供附加耗能能力,降低主体结构的损伤。自复位耗能支撑凭借其抗震性能优越和施工安装便捷等特点,成为可恢复功能结构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回顾了自复位阻尼器装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初代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总结其相关试验研究。以改善初代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工作性能为目标,归纳了近10余年自复位耗能支撑在提高轴向伸长能力、创新耗能装置、降低预应力水平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动力可靠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不足、滞回性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复位材料使用受限等问题,并指出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未来研究方向。
  • 张爱林, 上官广浩, 张艳霞, 王庆博, 李振兴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4-24.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较大跨度自复位钢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可能超限或耗能不足的关键问题,课题组前期提出将中间柱型阻尼器应用于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但是因门窗开洞等要求而不能在跨中处设置中间柱型阻尼器,从而提出了带双中间柱摩擦阻尼器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对其进行了拟动力试验,并与带单中间柱摩擦阻尼器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的拟动力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位移响应、滞回性能、中间柱摩擦阻尼器滑动、索力及典型部位应变变化等。结果表明,两榀框架震后短梁-长梁连接界面处残余转角和索力降低均较小,具有良好的开口闭合机制,耗能能力较优,能够有效避免主体结构的损伤,且带双中间柱摩擦阻尼器的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控制结构侧移效果更好,耗能性能更优,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多高层结构。
  • 张宗敏, 董宏英, 曹万林, 刘岩, 叶涛萍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25-34.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CFSST)柱框架-条板复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一个两层房屋足尺模型实施了振动台试验,分析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损伤累积过程,研究了模型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大,模型自振频率逐渐降低;在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为0.7g前阻尼比逐渐增大,之后略降;楼层加速度放大系数介于1.2~1.8之间,且呈降低趋势。模型在8度基本、8度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且残余位移较小。模型内力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在墙板裂缝贯通前,条板复合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而CFSST柱框架内力较小;裂缝贯通后,条板复合墙通过内部的摩擦错动一定程度上耗散了台面振动能量,是主要的耗能构件;最终条板复合墙裂解为多个单一条板,但仍具有较强的抗倒塌能力。总体上,条板复合墙和CFSST柱框架变形协调,共同工作性能良好,且墙体拉结措施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 边瑾靓, 曹万林, 李浩, 王如伟, 殷飞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35-44.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村镇住宅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内藏钢板组合墙结构。该结构由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和内藏钢板组合墙组成。为研究不同构造内藏钢板组合墙对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足尺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比较了试件破坏特征、承载力、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采用“混合拉-压杆模型”对内藏钢板组合墙进行简化,并基于OpenSEES软件对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内藏钢板组合墙结构进行推覆模拟。研究表明:内藏钢板组合墙可显著提高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承载力;钢筋暗支撑提高了内藏钢板组合墙的承载力,减缓了刚度退化并增加了耗能能力;“混合拉-压杆模型”较好地考虑了内藏钢板混凝土组合墙的受力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此类组合墙受力分析。
  • 马尤苏夫, 杨烊, 张淑云, 郭珊, 李卓宇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45-5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连梁节点构造时联肢钢板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制作了3个缩尺比例为1∶3的联肢钢板剪力墙试件。试件中连梁与柱的连接分别采用隔板贯通式焊接节点、穿芯螺栓节点和悬臂梁段-端板节点,竖向边缘构件采用方钢管混凝土柱。对3个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得到了联肢钢板剪力墙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特征荷载和位移等指标,分析了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等性能。结果表明,各试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5.37,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大于0.211,刚度和承载力退化稳定,承载力退化系数均大于0.91。连梁节点的差异导致各试件的屈服顺序均不相同,采用穿芯螺栓连梁节点的试件,连梁先发生剪切屈服,耗能能力最优;采用悬臂梁段-端板连梁节点的试件,连梁与剪力墙板几乎同时屈服,耗能能力次之;采用焊接连梁节点的试件,连梁因节点焊缝断裂而破坏,试件初始刚度较高,承载力与耗能能力低于其他试件。总体上,各试件的剪力墙板与连梁均发生了较严重的破坏,实现了多道抗震设防的设计目标。
  • 崔瑶, 田瑞鑫, 王涛, 王啸霆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57-6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重要的抗震构件,可以为结构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但是在实际震害中发现墙体底部易发生不可修复的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弯剪分离的剪力墙,旨在分别设计其抗弯与抗剪构件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墙体的损伤,并通过选择合适的消能器作为其抗弯构件以增强耗能能力,进一步提高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3个1/3缩尺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其中1个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另外2个分别为采用金属型消能器和摩擦型消能器作为抗弯构件的塑性铰支墙。试验结果表明:以不同消能器作为抗弯构件的塑性铰支墙的受力性能主要由消能器控制,具有明确简单的力学模型;消能器屈服后集中产生塑性变形,拥有良好的损伤控制能力和滞回耗能能力,且震后易于对消能器进行快速修复和更换,实现“震后可恢复”的目的。
  • 杨成, 陈云羿, 廖伟龙, 罗浪, 伍大成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67-75.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建筑可能产生过大的支座变形,为了防止结构和隔震沟边缘产生刚性碰撞并对上部结构造成损伤,建议在隔震层高度用弹塑性限位装置来防止结构产生过大位移并实现一定程度的消能减震。提出了一组动力学方程,将建筑结构模型和Bouc-Wen单元串联,可以考虑隔震间隙的非线性动力响应。考虑了速度脉冲周期对结构响应的放大作用,根据弹塑性动力碰撞分析方程,以3组不同高度的钢框架结构基准模型为算例,计算了限位装置的弹性刚度和屈服力等因素对不同结构的弹塑性响应。结果表明:恰当选取用于碰撞限位的弹塑性限位装置的碰撞刚度与屈服力,既能有效限制隔震层的水平位移,上部结构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反向动力响应,能够充分保护结构;在较易激发类共振效应的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上部结构最大响应同弹塑性限位装置的弹性刚度与屈服力呈正相关性。
  • 木结构
  • 王明谦, 顾祥林, 宋晓滨, 唐践扬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76-8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材非线性受力行为的表征方法对木结构构件和节点受力行为的有限元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从木材失效行为的判别依据和材料本构模型两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已有的强度准则各有其局限,难以全面地反映木材复杂的失效行为。在数值模拟中常需要结合不同强度准则以提高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弹塑性本构模型能够合理反映木材在压应力作用下的硬化行为,并且能够描述木材出现的残余变形,但该模型难以描述木材在拉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的刚度退化和强度软化行为。弹性损伤理论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的软化行为和反复加载过程中的刚度退化行为,但该理论不能考虑材料的塑性变形。基于上述理论建立的黏聚区单元的初始刚度和相邻单元长度对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三维弹塑性损伤模型已经被应用于木结构构件和螺栓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中,此类模型能有效反映构件和节点区域木材的损伤演化规律。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和非局部化损伤模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薛建阳, 吴晨伟, 张雨森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87-95.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城开善寺大殿的屋盖梁架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并参考相关试验得到了直榫、馒头榫和斗栱等节点的半刚性参数,进而建立了殿堂式木结构古建筑屋盖梁架模型,分析了结构的模态和关键构件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并研究了屋盖质量和木材顺纹弹性模量对模型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屋盖梁架模型前两阶振型均为平动。随着地震激励的增大,梁架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和位移响应随之增大。同一地震激励下,相同高度的山面的椽栿的峰值位移大于正心间对应的构件,而两者的峰值加速度基本相同。相同工况下,各节点X向峰值位移无明显变化,Y向峰值位移总体上由下往上呈现逐层增大的趋势。随着屋盖质量的增大,自振频率减小,梁架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峰值位移增大;随着木材顺纹弹性模量的减小,自振频率减小,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减小,而峰值位移增大。
  • 陆伟东, 李航宇, 顾佳惠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96-103.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0.0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肋-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组合楼盖是由胶合木肋与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经过优化组合形成的组合楼盖。为了研究该组合楼盖的受力性能,对6组18个木肋-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组合楼盖进行了静力试验,获得了组合楼盖的破坏特征、荷载-挠度曲线、界面滑移分布和跨中截面应变分布等。结果表明:木肋截面高度增加,组合楼盖的承载力明显提高,同时挠度明显减小;螺钉间距增大使组合效应降低,进而导致加气混凝土板与木肋界面滑移增大;随跨度增加,组合楼盖挠度随之增大,但承载力只略有下降。同时,推导了组合楼盖在完全剪力连接以及部分剪力连接下的弹性受弯承载力计算式。将由计算式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 史本凯, 刘伟庆, 杨会峰, 陶昊天, 王超超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04-113.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榫-钉连接的抗剪性能和组合性能,对榫-钉剪力连接件的推出试件以及采用该种连接的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分别进行了推出试验和弯曲试验。推出试验结果表明,榫-钉连接件的滑动刚度大、承载力高,同时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脆性破坏。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由6个榫-钉剪力连接件连接。弯曲试验中测量了荷载、跨中挠度、木梁与混凝土板的应变以及端部和连接件处木梁与混凝土板的界面相对滑移。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木-混凝土组合梁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梁端木材的剪切破坏和木材的受弯破坏;采用榫-钉连接的木-混凝土组合梁的平均抗弯刚度达到了9.18×1012 N·mm2,较纯木梁提高了182.5%;其组合系数为69.7%,较传统螺钉连接的组合梁显著提升。因此,采用榫-钉连接的木-混凝土组合梁呈现出优异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有利于拓宽木-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陶昊天, 毛旻, 杨会峰, 刘伟庆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14-121.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传统的木结构销栓连接刚度低、震后可恢复功能弱等问题,将钢结构梁柱翼缘角钢连接方法应用于木结构,提出了一种胶合木梁柱角钢混合连接形式。为研究此类木结构节点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对节点试件进行了单调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梁柱截面尺寸分别为135mm×420mm和150mm×350mm,连接角钢规格为∟180×110×12时,胶合木梁柱角钢混合连接的极限弯矩达到95.3kN·m,最大转角接近0.096rad,初始刚度达4073kN·m/rad。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合连接的变形能力与延性良好,梁端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呈反“S”形,角钢屈服后的大变形使其短肢底部与柱面产生了明显的分离,滞回曲线出现捏缩效应;角钢的短肢翘曲严重,从而使混合连接的耗能能力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下降。
  • 结构抗风专题
  • 杨易, 麻福贤, 谭健成, 谢壮宁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22-129.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1.0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深圳赛格大厦5·18出现的振动问题,根据布置在深圳的两台激光测风雷达捕获到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赛格大厦振动事件中,深圳上空发生了一次持续约12h的突发风气象事件;建筑顶部300~350m高空范围内最大水平平均风速为9~12m/s;全天水平风向稳定,基本保持在西南偏南风向;在200~350m高度范围,水平方向存在一定风切变;垂直方向风速虽然整体较小,但是大气存在较明显的低空对流运动;整体上,越接近地面,低空对流越强。据此并结合已有的振动观测结果,分析了大厦发生振动的可能原因是特定风况引发建筑顶部桅杆涡激共振,持时较长的平稳风气象条件使桅杆持续不断从脱落漩涡激励中吸收能量,通过大厦钢管混凝土结构传导至建筑主体,进而引发桅杆-塔楼系统的高阶共振响应。
  • 柯世堂, 王晓海, 徐璐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30-138.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三管集束式钢烟囱风致响应与风振系数,以国内某在建180m高三管集束式钢烟囱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刚体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三管集束式钢烟囱各排烟筒表面平均与脉动风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排烟筒-加劲环-工字梁一体化有限元模型,对不同风向角下三管集束式钢烟囱结构体系的风致响应进行完全瞬态时域动力分析,研究以径向位移、子午向轴力、环向弯矩和von Mises应力等4种响应作为响应目标的排烟筒一维、二维和三维响应风振系数分布特性及取值标准,给出了典型风向角下三管集束式钢烟囱分层及整体风振系数的取值建议。研究表明:基于4种响应目标的风振系数沿子午向和环向具有明显的二维分布特征,层风振系数随高度逐渐增大,整体风振系数建议取值为2.12。
  • 戴益民, 袁养金, 宋思吉, 蒋姝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39-148.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6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缩尺比为1∶40低矮建筑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风洞试验,研究因易损区局部风致破坏进而诱发低矮建筑屋面整体风毁的风载特性,分析屋面瞬间开孔所致瞬态峰值内压过冲效应,研究稳态阶段的内压分布特征及净风压极值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建筑上游风场湍流度越大,屋面局部瞬间破坏所致过冲效应越明显;地貌对屋面迎风角部瞬间破坏所致过冲较分布区域的影响显著;屋面不同的区域开孔所致内压分布均匀,但内压值随风场湍流度增大呈增大趋势。风致建筑破坏所致内压系数试验值比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中建议取值大;屋面局部瞬毁进而诱发再次破坏主要分布在已损孔洞边缘及山墙部分。
  • 地基基础
  • 赵民, 贺可强, 刘强, 李效臣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49-15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夯置换的碎石墩深度和直径是表征墩型的重要指标,而强夯参数、施工方式是影响墩型的重要因素。研究强夯置换机制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比0.05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重塑软土形成的模型地基,研究了不同夯击能(0.018、0.027、0.036、0.045kN·m)、不同填料方式(1/4填料、1/3填料、1/2填料、满填料)、不同夯锤锥体角度(0°、30°、60°、70°、80°)3个独立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变化对成墩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墩径随置换深度的变化曲线以最大墩径埋深为分界点,其上满足二次多项式分布规律,其下满足线性递减规律。夯击能与置换深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锥体角度与置换深度呈负相关关系;锥体角度与夯击能对墩体直径的影响较小;夯坑填料方式对墩体直径的影响显著,与墩体扩径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 王永洪, 张明义, 刘雪颖, 马加骁, 白晓宇, 杨苏春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57-165.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饱和黏性土地基中桩土界面的受力特性会对静压桩沉桩效应及长期承载力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通过黏性土地基中桩身表面嵌入式安装硅压阻式传感器的静压桩模型试验,分别对开口和闭口静压桩沉桩和加载过程的桩土界面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径向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超静孔隙水压力及有效径向应力随入土深度逐渐增加,沉桩结束时增量幅值随着h/D(h为传感器距桩端距离,D为桩径)增大而减小,同一h/D位置处闭口桩的增量幅值大于开口桩的;同一入土深度处,桩身不同h/D位置处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存在退化现象,且随着h/D和入土深度的增加退化越明显。在加载过程中,h/D=1和h/D=5位置处桩土界面超静孔隙水压力相比沉桩结束时减小,且随着h/D增大,减小幅度也增大;同一h/D位置处,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增量幅值随着桩顶施加荷载值增加而增大。沉桩过程和加载过程桩土界面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径向应力均随着h/D的增加而减小,不同h/D位置处桩土间的有效径向应力变化是沉桩和加载过程桩土界面受力机理不同的重要原因。
  • 基础理论与共性技术
  • 吴智伟, 张辉, 谢旺兰, 李伟兴, 赵勇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66-17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0.C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栓钉钢板企口为钢板两侧焊接栓钉的一种钢质企口,可作为预制混凝土次梁端的铰接节点。为研究栓钉钢板企口预制混凝土梁端受力性能,进行了8个试件的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栓钉钢板企口梁的破坏模式、挠度曲线、栓钉应变、钢筋应变及梁端剪切变形等试验结果,分析了最外侧栓钉距梁端距离C1和梁端配筋构造对试件承载力及变形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栓钉钢板企口梁端的传力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有两种,分别为梁端剪撬或剪压破坏和钢板企口栓钉剪扭破坏;C1为60mm试件的梁端混凝土被撬开且破坏突然;C1为100mm试件的承载力平均比C1为60mm的试件提高27%,但C1为210mm试件的承载力却比C1为100mm的试件降低5%;梁端箍筋加密可提高试件承载力;可采用拉压杆模型计算栓钉钢板企口混凝土梁端的受剪承载力。建议将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中的最外侧栓钉到梁端面的最大距离由200mm调整为100mm,且梁端优先采用C形筋的配筋形式。
  • 王景全, 胡玉庆, 刘桐旭, 李帅, 殷惠光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77-185.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20.C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接缝是节段预制拼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其受剪性能不足易引发梁结构的局部剪切破坏,造成结构安全问题。为充分发挥UHPC高强、高韧等优异的力学特性,提出了有无配筋的UHPC大键齿干接缝形式,并通过直剪性能试验分析了大键齿UHPC干接缝的受剪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键齿UHPC接缝不会发生键齿压碎现象;以大键齿代替多键齿可以提高UHPC接缝的受剪性能;在大键齿UHPC接缝中适当配置抗剪钢筋,可以有效抑制斜裂缝开展,显著提高大键齿干接缝受剪性能。基于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参数化研究,分析侧向应力、UHPC强度、键齿构型等参数对大键齿干接缝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UHPC大键齿接缝,键齿的深高比设置不宜小于0.167,键齿倾角设置不宜大于45°。基于UHPC材料拉压特性,对美国AASHTO中接缝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修正,给出了适用于UHPC键齿干接缝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该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值为0.89,表明其适用于UHPC键齿干接缝受剪承载力计算。
  • 刘秀明, 陈博轩, 武岳, 罗鹏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86-19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膜作为施工模板,通过喷射纤维复合冰材料建造的大跨度冰壳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施工高效、新颖美观等优点。由于冰材料具有较强的温度敏感性及蠕变时效特性,因此针对冰壳结构服役期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为此,以2017年冬季开展的气肋组合式冰壳结构为背景,分析了该类冰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了适用于冰壳结构的现场监测技术,并基于监测结果,对冰壳结构服役期间的响应变化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提出了气肋组合式复合冰壳结构的安全评估意见与建议。结果表明:气肋组合冰壳整体受力性能合理;环境温度和日照辐射是影响冰壳结构长期性能的主要因素,应当重点关注环境温度高于-5℃时冰壳结构响应的变化。
  • 夏风敏, 王恒, 贾留东, 张鑫, 闫凯,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197-206.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鲁能文昌山海天精品酒店为多层框架结构,由于使用要求需进行移位,移位施工采用SPMT拖车进行,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拖车移位工程。介绍了该建筑移位方案的比选、路线的确定、托换结构、移位道路及连接设计。在托换结构设计中,采用固定反力和弱弹簧模拟车轴反力,采用等刚度钢梁模拟车架,进行了SPMT拖车与上部结构协同受力分析,研究了移位运输过程中车架与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移位道路的坡度设计需根据建筑物的倾斜率控制限值与车辆的液压补偿行程量来确定;连接设计采用隔震连接,给出了连接的构造处理措施;同时给出了施工中应变、频率、加速度及整体倾斜的监测结果。工程实践表明,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拖车移位,应考虑车辆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受力,在合理设计、精细施工的前提下,采用拖车移位可保证结构安全。
  • 吴桐, 袁行飞, 蒋淑慧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207-214.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多维度地考虑索杆体系的安全边界,提出了索杆体系基于两种极限状态的三种失效模式,并结合可靠度理论构建了三种失效模式下索杆体系各构件的临界状态方程,推导了索杆体系中索长初始误差对于索力及节点位移的影响系数矩阵,然后采用主要目标法对此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提出了考虑结构可靠度、加工要求和制造成本的索杆体系初始索长误差限值确定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三种失效模式后,Levy索穹顶的-初始索长制造误差允许值小于现行规范规定值,应严格控制这类索杆体系的初始制造误差,否则容易发生松弛失效与变形失效。
  • 徐敬海, 卜兰, 杜东升, 王曙光
    建筑结构学报. 2021, 42(10): 215-222. https://doi.org/10.14006/j.jzjgxb.2019.0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筑物BIM和实景三维模型分别是建筑和地理信息领域两种三维模型,二者融合后的模型除了可展示建筑物自身内部细节,还可以分析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智慧城市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与支撑。二者融合的难点表现在建筑物几何信息融合、建筑物子组件语义信息的整合,以及空间位置的配准等方面。设计了二者融合的框架,选取IFC模型作为融合前的源模型,3DTitles作为融合后的目标模型,论述了融合流程和方法,包括:1) 重构BIM模型,根据建筑物构建类型,重构成子BIM模型; 2) 模型几何信息转换,采用中间交换格式法,选取obj和glTF格式实现交换; 3) 模型空间位置配准,先选取不同模型建筑物上的同名点,然后采用SVD算法计算配准参数完成配准; 4) 子组件语义信息映射,根据实景三维模型文件格式要求重新组织建筑物构建的语义信息。选取南京市某楼群开展了实验,验证了该融合方法,展示了此楼群BIM模型和实景三维模型的融合结果。总体上所论述的融合方法,除了可实现建筑物BIM与实景三维模型语义、几何和位置融合,在操作上除了需要手工选取同名点配准外,其他步骤均可通过程序自动实现,从而快速建立室内外一体化的建筑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