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1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9-08-05
  

  • 全选
    |
    学术论文
  • 冯世平,沈聚敏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能量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数学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包括桁架、连续桨及框架在内的各类钢筋砼杆系结构。结构的本构关系可以考虑强度的强化作用和变形超过极限状态后的强度下降,而把理想弹塑性假定做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此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使用简便,当结构形式复杂或使用计算机做分析时,优点更为突出。本文对Gibson单分量和Clough双分量杆单元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利用扩展后的新模型做了包括下降段在内的钢筋砼框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计算例题。最后,做了框架结构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1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一、《建筑结构学报》是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以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抗震防振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和交流上述专业的学术成就和先进技术经验、大型或优秀工程设计、先进的或有特点的工程施工方法、具有一定技术进步意义或社会经济效益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重大技术问题的综合性评论等。 二、本刊除刊载学术论文外,还辟有:“工程简介”、“工程实录”、“新规范介绍”、“学术讨
  • 瞿伟廉,李桂青,梁枢果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12-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矩形塔式高层建筑满足人舒适要求的三维抗风设计方法。文中,确定了满足人舒适要求抗风设计的风荷载取值;建立了考虑结构顺风向短周期风振加速度、横风向风振加速度和扭转风振加速度的满足人舒适要求三维抗风设计的计算公式及相应数表。应用文中公式的工程实例设计验算表明,本文方法是十分简明和方便的。
  • 陈宗明,陈立兴,赵禹民,吕明智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2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支撑。静力试验表明,耗能支撑能耗散大量地震输入能,它的恢复力特性曲线是弹塑性曲线,并且支撑中应力始终保持在弹性范围内。它能反复加载很多次。动力试验表明,由于耗能支撑滑动荷载不变,它的顶点最大加速度反应同地震大小及其频率特性无关。这种支撑能经受1.53g水平振动而不坏,并能安全通过共振区10秒钟以上。它的动力反应比普通支撑小很多,因此该耗能支撑是比较理想的抗震结构。
  • 王玉起,王春瑞,吉金标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30-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安定定理的基本概念。对三根钢筋砼连续梁和三榀钢筋砼门架进行交变荷载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安定分析是一致的,从而初步证明了安定定理同样适用于钢筋砼结构。 理论分析和试验都表明,交变荷载比同样大小的简单加载情形更为不利。考虑交变荷载作用,按安定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可获得确切的可靠度和一定的经济效果。
  • 唐九如,杨开建,周起敬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37-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钢纤维砼框架节点的试验结果。5个梁柱组合体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表明,采用钢纤维砼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增加延性和耗能能力,改善梁筋在节点的粘结锚固性能。在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建议。
  • 王维汉,倪钰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45-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10片陶粒砼和2片普通砼大开洞剪力墙(亦称壁式框架)1:3比例的模型试验,实测了节点刚域,提出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采用香蕉形塑性铰线作为划分节点刚域和弹性杆的分界线的新论点。采用塑性铰理论进行弹塑性设计全过程分析,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符合良好。
  • 虞国伟,严慧,董石麟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55-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网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追踪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电算分析程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各种形式网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且还可以描绘出网架在杆件逐一破坏以后的工作形态。本文运用所述方法对正放四角锥网架进行了算例分析,同时还通过网架摸型试验进行了定性比较。
  • 胡德炘,徐文江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新修订的砼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考虑工作环境、结构构件的功能、钢筋对锈蚀的敏感性及荷载作用时间长短,对钢筋砼、部份预应力及全预应力砼结构的裂缝控制统一进行分级的内容,这是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面的重要改进。
  • 王依群,何玉敖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67-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波动理论与子结构方法,本文对井塔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该模型按照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取为层状地基土-竖井-井塔相互作用结构体系,其中对竖井及土体的作用采用Novak阻抗函数。将本文方法计算的结果与某地工程实测数据作了比较,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该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
  • 牟在根,施炳华,朱福民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75-78+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最近几年,工业技术发展很快,工艺流程变化很大,小柱网的多层厂房已不能满足其要求,需要大柱网的多层厂房。然而,随之所带来的问题是升板建筑所用的承重销过重,给施工带来困难,相应地用钢量也增多。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设想采用一种重量比较轻的桁架式承重销来代替常用的实腹式承重销,以满足使用上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一桁架式承重销进行试验,分析其受力状态,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并确定其破坏荷载。
  • 李明顺
    建筑结构学报. 1989, 10(04): 79-80+36-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在大规模住宅工程、公共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单层、多层工业建筑等工程实践推动下,我国建筑结构科学技术,在1988年又有了新的进步。 高层建筑 近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八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相继拔地而起,不仅建筑面积、层数、高度有了明显增加,而且建筑外形也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高度在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50幢。在结构体系上除过去常用的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三种体系外,筒中筒结构与筒体-框架结构体系得到了较以往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