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第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1-02-05
  

  • 全选
    |
    学术论文
  •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中国建筑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80年10月18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到会代表241人。会议总结了四届理事会的工作,明确了学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和作用,修改了会章,选举产生了五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号召广大会员和建筑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城乡建设和建筑的现代化而奋斗。 10月18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著名建筑学家、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杨廷宝致开幕词。他希望代表们本着“发扬民主,立志改革”的精神,共同努力,开好这次大会。第四届理事
  •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工业建筑结构体系会议于1980年10月14日至10月22日在福州召开。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委托一机部设计总院、一机部第一设计院、五机部第六设计院、福建省轻工业设计院筹备,受到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省建委、省建工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出席会议的有正式代表78人,列席代表86人,共164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交流资料97篇。在大会上发言的有27个专题,介绍了各种体系试点的经验,会议还组织了参观、图片展览,并放映技术电影。
  • 陈远椿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8-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12米柱距带悬挂吊车的单层工业厂房的装配整体连续梁板结构方案,以及为此方案所进行的一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案用于工程实践是可行的,同时对多层框架结构的梁柱装配节点的改进,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15-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结构体系——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悬挂技术夹层升板结构。井式梁板中靠近柱子的主梁为无粘结预应力连续双梁,次梁为非预应力连续梁,技术夹层为厚8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平板,用钢吊杆悬挂于井式梁的交点下,并与井式梁楼板一同提升。 本文主要结合具体工程——无锡第一棉纺织厂介绍这一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 金问鲁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21-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采用了广义内力和广义形变的观念建立了一般化变分原理。其次采用了三角形单元,作出了索网的有限单元法构式,推导了刚度矩阵及荷载矩阵的表示式以及非线性问题的迭代过程。在附录中列出边缘构件曲梁的刚度矩阵的形式。将素网的刚度矩阵和曲梁的刚度矩阵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用本文方法计算了振动问题。从例题中可以看出无论在静力计算或动力计算中考虑边缘构件的共同作用与不考虑共同作用其计算结果将有显著不同,这说明了考虑共同作用的重要性。
  • 张良铎,来晋炎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40-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了不同的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四边形钢塔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1)杆系-层间模型,振型分解法计算;(2)空间杆系模型,振型分解法计算;(3)杆系-层间模型,直接动力法计算。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又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检验;(1)激振法,(2)脉动法,其中又分为光线记录,人工分析数据和磁带记录,数据处理机分析数据。文中并对三种计算方法和二种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供对类似结构进行计算或试验时参考。
  • 齐志成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47-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矢量算法推导了两端固定和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螺旋楼梯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些在配筋及构造上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参考。 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单,对于其他类型的单跨空间曲梁也同样适用。
  • 张清波 ,郭克俊 ,雷有光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60-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量大面广的单层厂房铰接排架为优化对象,用复形法对各柱截面高度进行优化,使在给定的各种荷载和约束条件下排架柱的总造价为最省。 文中列举了八个实例,经过复形法优化后的柱子总造价可比原设计节省2%~23%。
  • 丛培文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68-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清河农场位于渤海湾,属滨海沉积软土地区。本地区地表常有一层厚度不等的较好表土层,其下卧土则为大厚度的淤泥质土。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农场,烈度为9度,震后我们对场内廿多年来所建房屋进行了调查,其中90%以上是一般民用平房及少数2~3层低层房屋。基础做法大部分为基槽两步灰土,灰土上为1:3白灰焦碴砌毛石,埋置深度包括灰土垫层为60~80厘米。 唐山地震后,我们对已倒塌、破坏严重和破坏较轻的几种建筑物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房屋及平房震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部结构不好,属于这类原因破坏的房屋占总数的85%以上,例如屋盖重、房屋整体性差(内外墙及转角咬槎不好,隔墙少的三通间房屋)、体形复杂、高低层结合、荷载不匀等
  • 钱力航,黄绍铭,方世敏,张耀廷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69-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大量的计算和钢筋应力的实测,分析了上部结构刚度对箱形基础整体弯矩的影响,提出了上部为墙板式结构及上部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的计算方法。当上部为框架结构时,建议采用等代刚度梁的方法作为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法经证明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对于G.G.Meyerhof在1953年建议的等代刚度梁公式,本文进行了验证和改进,建议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上部框架结构的等代刚度。
  • 蔡绍怀,钟善桐,王用纯
    建筑结构学报. 1981, 2(01): 78-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 在学习了本刊1980年第1期钟善桐和王用纯同志的《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理论的研究》一文以后,感到有以下几个问题需同作者商榷。 一、关于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承载能力的定义问题。 1.如按原文图10 c所示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应力——应变图来看,“强度极限承载能力”既可以理解为对应于该曲线顶点的“最大破坏荷载Np”,也可以理解为相当于钢管的纵向应变开始达到屈服